请输入关键字
科研资讯
全部
全部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科研诚信
科研成果
喜报
喜报
热烈祝贺我院中西医结肿瘤内科贾立群主任当选为首届 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
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行业广大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宣传中医药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近日,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组织,在全国选出在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60名,其中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贾立群主任被授予首届“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贾立群主任近年来在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中医外治肿瘤并发症的治法和方案,填补化疗性周围神经毒性疼痛、手足综合征治法的空白;建立了骨转移癌痛和化疗周围神经毒性动物模型,为中医外治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相关成果曾多次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以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致力于农村肿瘤防治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协作组牵头人,对常见恶性肿瘤集成了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关键技术,制定中医食管癌临床路径的方案,帮扶20家基层医院建设了肿瘤专科,为全国千余名基层医师提供了肿瘤专科技术培训。 贾立群主任此次获得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表彰,将激发我院中医药工作者进一步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积极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2014.10
15
喜报
中日友好医院首次获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
我院李平主任负责的“免疫炎性疾病实验室”及李友林主任负责的“中医药防治过敏性疾病实验室”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及公示后,同时获得北京市科委重点实验室认定,这也是我院建院以来首次获得北京市科委重点实验室的称号。 免疫炎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将进一步确定我院治疗免疫炎性疾病的优势与特色,通过实验室建设,建立高水平的科研与诊疗技术平台,扩大我们在国内外的影响,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发展,提高我院在复杂难治性疾病方面的学术和科研水平。中医药防治过敏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立足于国家中医药战略规划,紧密结合北京市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从疾病的共性规律与中医药应用的客观认识入手,以过敏、过敏性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学机制、临床疗效、临床路径、中医药干预等多方面研究,客观评价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提供过敏、过敏性疾病防控的循证医学依据。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认定,进一步确立了我院在上述疾病研究方面的综合科技实力和行业辐射能力,不仅为我院在免疫炎性疾病和中医药防治过敏性疾病的诊疗研究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平台,而且还将带动北京市相关医疗领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培育创新型人才,立足自主创新,为促进首都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2014.08
01
喜报
我院内分泌科杨文英主任等荣获2012年度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2月21日上午,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2013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我院内分泌科杨文英主任等申报的“中国人糖代谢异常和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变迁及干预研究”项目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为认识糖代谢异常和相关心血管(CVD)危险因素在社会经济大发展中的变迁,探索中国人糖尿病(DM)预防策略和治疗路径提供了重要依据。一、07-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了20岁以上成人DM和Pre-DM患病率与94年相比患病率增长3-5倍,同时发现 :1)DM发病年轻化;2)经济收入提高后,低教育水平与DM发病独立正相关,农村的Pre-DM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城市水平;3)孤立糖耐量低减(I-IGT)在Pre-DM中和孤立餐后高血糖(IPH)在新诊断的DM中分别占70%和47%;4)DM与BMI增加呈线性相关,在非超重人群中,DM患病率已增加了80%;5) 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高达30%。高总胆固醇(TC)、低HDL-c 和高LDL-c的患病率分别达到9.0% 、22.3%和20.4%,而高TC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有11.0%、5.1%和2.8%。这些CVD的危险因素迅猛增长和聚集使CVD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其研究结果为我国制定慢病防治政策提供准确数据,为国际糖尿病联盟分析全球DM现状、预估今后全球DM数量并提出全球的防治策略提供了唯一的中国数据,改写了IDF DIABETES ATLAS。二、我们在国内最早对糖耐量低减(IGT)进行药物加生活方式干预,发现药物联合生活方式干预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进一步增加30-40%的效果,被2008年美国内分泌学院在有关“DM预防的声明”中引用。三、DM的药物治疗方案的研究增补了中国指南中循证证据:该研究证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2次/日也是很好的胰岛素起始治疗的方案,3次/日的治疗方案用一只笔式注射器达到多数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改写了该药物欧盟说明书中的适应症。以上结论被写入2010版DM防治指南。 我们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研究结果得到国际认可,2010年发表的结果使世界糖尿病版图有了重大的修改,同时提高了我国卫生工作者在国际讲台上的地位和话语权;其次,为政府在新形势下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从国家的层面提出预防疾病的策略。我们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的研究已经列入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对提高全国糖尿病专业医生的防治水平、改善人民健康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希望全员医务人员向杨文英主任学习,为我院的科研工作再创佳绩。  
2013.03
15
1 19 20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