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科研资讯
全部
全部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科研诚信
科研成果
喜报
学术活动
“明道讲堂-科研篇”第9期-《胞内酸碱度生物学》
我院于2024年8月29日举办了“明道讲堂-科研篇”第9期,本期特别邀请同济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基础医学学科负责人章小清教授作为讲学专家。章教授以《胞内酸碱度生物学》为题,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演讲。本次活动由呼吸中心代华平副主任主持并为章小清教授颁发“明道讲堂特聘专家”聘书。 代华平副主任为章小清教授颁发聘书 演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章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神经发育与神经再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多项研究证实,Pax6基因在神经外胚层细胞命运决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神经外胚层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Pax6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空间定位对大脑皮层的发育具有直接影响,控制了神经元的类型和分布。 第二部分章教授重点分享了其团队在胞内酸碱度(pH)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研究发现,胞内pH的细微变化能够显著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酶活性以及信号传导,并在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定的pH环境可能促进或抑制这些过程,进而影响组织的发育和再生。 此外,章教授还详细探讨了Smad5蛋白与胞内酸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胞内pH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Smad5的活性,尤其是在较低pH条件下,Smad5的转录活性可能受到抑制,进而影响细胞对外部信号的响应。这项发现表明,胞内酸碱度不仅是细胞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还是调节重要信号通路的关键因素。具体机制可能涉及pH对Smad5蛋白构象的影响,从而改变其与DNA或其他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章教授团队的研究还揭示了Smad5与胞内酸碱度在疾病中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癌症和纤维化等病理状态下。Smad5的异常调控与胞内pH失衡可能共同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发针对Smad5和酸碱平衡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方向。例如,通过恢复Smad5的正常功能或纠正胞内pH失调,有望减缓或逆转某些疾病的进程。 章小清教授讲学 讲学会场气氛热烈,章小清教授以生动细致的讲解,展示了细致观察、大胆假设、勇于实践和严谨论证的科学精神,为研究者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提问环节中,在座的医师、研究生对章教授的研究成果兴趣浓厚,与章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现场互动提问
2024.09
14
通知公告
转发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的通知   日期: 2024年09月05日 14:57       来源:科技部  【字号:大 中 小】         国科外〔2024〕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工作管理办法》(国科发外〔2016〕319号),现将2024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是科技援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技能力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 (一)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以落实领导人外交承诺为重点,着力开展对非洲、拉美、中亚、上合组织成员国、太平洋岛国、阿拉伯国家、东盟等的培训工作,培养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传授发展适用技术,增强发展中国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科技援外特色; (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支撑“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 (三)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围绕八大重点合作领域,聚焦发展和民生,助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宣传和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水平和经验,积极传播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经验,向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二、申报要求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主办单位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具体申报要求如下: (一)申报领域和支持重点。以农业与粮食安全、卫生健康、新能源技术、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互联互通、先进制造、数字与信息技术、科技政策与管理等为重点。优先支持持续举办的“品牌”类培训班项目(鼓励多次承办培训班的项目单位定期更新学员信息)。不重复支持2024年11月30日前仍未执行的已立项培训班项目。 (二)申报单位。应为依法在国内设立的独立法人机构,有较强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能力,运行管理规范,且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不受理各级政府行政机构的申报申请。 鼓励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实施培训班项目,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多机构联合申报项目,应在申报材料中明确各单位分工,并以其中一个单位牵头作为申报单位填写申报材料,其他单位作为合作单位,并通过该申报单位所属组织推荐部门推荐。 (三)组织推荐部门。申报单位所隶属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国际科技合作主管司局,行业协会,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作为组织推荐部门。申报项目由各组织推荐部门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推荐。 (四)办班形式。以境内办班为主。多次承担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且办班效果良好的单位可申请赴政治经济环境稳定的境外发展中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办班,申报单位不得同时申报境内和境外办班。培训班以线下形式举办。办班规模原则上不少于20人15天。本批次培训班应于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培训。 (五)经费标准。培训班经费管理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在华举办援外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行〔2021〕16号)执行。境外办班的出国经费依据《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财行〔2013〕516号)执行。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对每个培训班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培训费,其余费用由申报单位自筹。 三、申报方式及截止日期 申报单位须在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网上管理系统(https:// mostitp.cistc.gov.cn/)填写申报书,经组织推荐部门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预审通过后在线打印,加盖本单位公章,由组织推荐部门出具推荐函。对培训内容、师资力量、合作基础等情况另有说明的应另附附件。 申报单位只能通过一个组织推荐部门申报。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合规性负责。各组织推荐部门要统筹管理、从严把关,认真审核申报单位资质,对申报单位所提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核。 本次申报不需报送纸质材料,请申报单位将申报书等材料、组织推荐部门将推荐函以PDF格式上传至网上管理系统。首次申报单位其网上管理系统用户名、密码由组织推荐部门负责设置。 申报和推荐截止(网上管理系统关闭)时间为2024年10月9日17:00,请申报单位和组织推荐部门按时提交,逾期不再受理。 联系方式: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电话:010-68598019,电邮:ITPst@vip.163.com。 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2024年9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4.09
05
科研成果
代华平教授团队合作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汤楠教授团队新发现:肺泡干细胞持续分泌的AREG是驱动肺纤维化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靶点
通讯员:耿菁、代华平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进展迅速且致命的纤维化疾病,患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2-4年。现有的两个药物—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虽然能够减缓IPF疾病的进展,但并未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因此,IPF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健康挑战,迫切需要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2024年8月2日,国家呼吸医学中代华平教授团队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汤楠教授团队、普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合作,在CellStem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SustainedAmphiregulinexpressioninintermediatealveolarstemcellsdrivesprogressivefib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损伤诱导的中间态肺泡干细胞及其表达的Amphiregulin(AREG)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密切相关,并通过中和抗体靶向AREG成功治疗动物模型的肺纤维化,证明了AREG是可用于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新靶点。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IPF病理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肺纤维化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策略。     本项研究发现: 1.中间态肺泡干细胞的分布与纤维化进展密切相关:伴随处于中间态的肺泡干细胞从边缘向中心比例升高,肺纤维化从边缘向中心不断进展。由于中间态的肺泡干细胞高表达多种促纤维化的基因,这也提示处于中间态的肺泡干细胞很可能通过分泌促纤维化的因子直接参与调控纤维化的发生; 2.AREG在中间态肺泡干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并且随着中间态肺泡干细胞的增多和纤维化的加重,AREG蛋白表达量在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的也显著升高;而从肺泡干细胞中特异性敲除了Areg能够显著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降低肺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蛋白沉积,并提高终点动物的生存率; 3.在IPF患者肺组织样本中,AREG在中间态肺泡干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对103名IPF患者的血清检测和分析发现,AREG在IPF患者的血清中的水平显著升高;血清AREG的水平与IPF病人的肺功能成显著的负相关,与IPF病人的GAP评分成显著的正相关。证明血清中AREG与IPF病人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IPF疾病诊断和监控进展的生物标记物; 4.使用中和抗体有效地阻断AREG,可以显著抑制小鼠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动物的生存率。这一发现突显了抗AREG抗体在减缓IPF进展方面的治疗潜力,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纤维化疾病治疗策略。 综上,本研究基于进展性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系统性地揭示了中间态肺泡干细胞及其表达的AREG在肺纤维化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发现了其表达水平与IPF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中间态的肺泡干细胞如何参与进行性肺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加深了对IPF病理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让靶向肺泡干细胞中的AREG成为可能治疗IPF的一种新策略。此外,这一研究还为其他类型的纤维化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靶向AREG在其他纤维化疾病中也具有潜在疗效。总之,本研究不仅对理解和治疗IPF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对更广泛的纤维化疾病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上述发现,普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开发了全球首创靶向AREG的单克隆抗体PMG1015。该药物旨在通过阻断AREG介导的EGFR信号传导,从而减缓或阻止IPF的进展。PMG1015于2023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并在澳洲和中国均已完成Ia期临床试验。在已完成的Ia期临床试验中,PMG1015均显示出了优秀的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目前PMG1015正在开展针对IPF患者的1b期临床研究。 本项研究是一个针对临床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认识不清、诊断难、治疗难的关键问题,实验医学研究团队、临床研究团队与药物开发团队密切合作的典范。正如研究主创人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普沐生物创始人汤楠博士表示:“本项关于靶点的研究是在普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和国内多个医学团队、科学研究团队的紧密合作下顺利完成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基础科学研究、医学以及工业界转化医学的合作对于疾病机理研究和新药研发的重大推动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经费受中国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支持。 ZhaoR,WangZ,WangG,GengJ,WuH,LiuX,BinE,SuiJ,DaiH,TangN.Sustainedamphiregulinexpressioninintermediatealveolarstemcellsdrivesprogressivefibrosis.CellStemCell.2024Jul27:S1934-5909(24)00254-6.
2024.08
29
1 5 6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