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成果推介
基于国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发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基因筛查及风险评估系统
项目负责人:张竹
产出类别:医疗器械类
创新类型: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
项目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领域: 呼吸胸外消化科
张竹,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于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肺血管病临床与转 化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发表 SCI 论著 2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合作项目 1 项、国自然 2 项。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日友好医院菁英计划骨干人才。   项目简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具有明显的种族特异性。基于本团队前期对中国 人群大规模 VTE 易感基因的筛查结果以及相关文献的荟萃分析,我们筛选了针对中国人群的 VTE 易感基因 Panel。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不同易感基因突变的权重,并生成基因风险评分。结合临床数据,我们构建了“临床 - 基因” 结合的 VTE 发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大规模人群进行有效性验证及优化。同时,本团队搭建了基于 VTE 临床组学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平台,提供包括检测项目、样本管理、送检、量表数据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并嵌入自主研发的 VTE 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算法,生成 VTE 发病风险评估及解读报告。   专利信息 专利号:ZL202410212424.8 ;ZL202410212423.3 ;ZL202011612965.8   已获基金资助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中日医院成果转化项目   合作方式 ▉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一种人 ABCC2 基因多态性检测引物设计方法及试剂盒
项目负责人:陈利达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国际领先或填补世界空白┋国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 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微创新
项目科室:输血科
专科领域: 公卫影像检验类
陈利达,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输血科主管技师,第三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诊断学术委员会委员。发表 SCI 论文(总 IF16.5)。发明专利两项,参编专著《个体化医疗中的临床分子诊断》。主持院级课题一项(2019-1-QN-50),参于国自然面上项目(No. 82072359)。   项目简介 本发明是利用 HRM-PCR(high 试剂盒,属于临床检验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ABCC2 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2(multidrug resolution melting analysis PCR,HRM-PCR)技术检测人 ABCC2 基因多态性的引物设计方法及 resistance protein 2),其基因多态性对多种药物(如甲氨蝶呤、辛伐他汀、抗癫痫药、双氯芬酸、替米沙坦等)和各种具有潜在危害物质的代谢和外排至关重要, 也直接影响个体化治疗的决策和用药,因而 ABCC2 基因多态性检测对精准医疗有重要意义。而传统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有诸多不足之处:1)直接测序法,测序周期长,后续分析复杂;2)基因芯片法,芯片和仪器成本高,无法检测未知突变;3)实时荧光 PCR 中,SYBR 不饱和染料法无法分辨单一位点突变,而 Taqman 探针法需要特殊的荧光探针等。本发明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检测 ABCC2 基因多态性,饱和荧光染料从局部解链的 DNA 同的熔解曲线的峰形,从而将不同 SNP 位点的不同基因型有效区分开。本发明的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全程闭管操作,避免交叉 分子上释放,不同 ABCC2 的 SNP 位点的杂合子与纯合子会产生不污染。不消耗 PCR 产物,不损伤 DNA,HRM 分析之后可以直接用于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高通量、低 成本的优点,通过检测患者的 ABCC2 基因多态性,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精准用药提供支持。   专利信息 专利号:ZL201910110953.6   已获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4221)   合作方式 ▉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银屑病生物制剂精准治疗的临床转化研究
项目负责人:崔 勇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世界领先的新诊疗方式
项目科室:皮肤病与性病科
专科领域: 皮肤科
崔勇,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系主任,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国 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负责人,国家皮肤与性传播疾病质控中心(筹)联合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 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等。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8 项。担任系列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主编。   项目简介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为皮肤科最为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银屑病的传统治疗药物组织特异性差,疗效欠 佳且副作用大。近年来,生物制剂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在我国获批上市并已用于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生物制剂在治疗银屑病过程中,携带不同突变的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应答率。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全方位评 α(TNFα)、白介素 12/23(IL12/23)抑制剂和白介素 17A(IL17A)抑制剂等三大类七种制剂。估患者对生物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实现精准治疗,减少患者的试错成本并减轻经济负担。本项目将继续聚 焦银屑病基因组变异,通过分析患者对生物制剂的治疗反应以及副作用,利用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探究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开发全新的针对中国人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的检测试剂盒和评估方案,并开发订制 针对中国银屑病患者生物治疗相关的芯片。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202310058466.6;202310077706.7   已获基金资助 主持国自然重点 1 项,面上 6 项; 国际合作交流 2 项; 973/ 重点研发课题 4 项; 主持其省部级以上课题 10 余项。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独占许可、普通许可) ▉专利转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像辅助诊断软件
项目负责人:侯 刚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世界领先的新诊疗方式
项目科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领域: 呼吸胸外消化类
侯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兼任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呼 吸与危重症诊疗技术与器械 ) 副主任。从事介入呼吸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授权 6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 项和软著 6 项。   项目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我国第一位的呼吸系统慢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支气管内置入单向活瓣肺减容术是重度肺气 肿表型慢阻肺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疗效取决于靶肺叶的叶间裂完整性及是否存在侧支通气。在靶肺叶选择方法上,现行的 HRCT 人工判读和 PulmonX 公司生产的 Chartis 系统对肺叶旁路通气阳性的预测灵敏度为 75% 左右, 需要通过新的检测技术来提高预测能力,确保治疗的成功率。此外,作为进口设备Chartis 肺评估系统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亟需国产化解决方案。本项目所涵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影像辅助诊断软件 (AI-COPD)是基于慢阻肺病患者胸部影像学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对叶间裂面积 / 完整性的自动测定、对靶肺叶是否存在旁路通气及支气管活瓣植入疗效实现有效预测。   专利信息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2SR1292833   已获基金资助 中日友好医院成果转化项目   合作方式 ▉专利转让 ▉合作开发  
基于 QSM 评估脑氧摄取分数及脑氧代谢率的方法及装置
项目负责人:马国林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国际领先或填补世界空白┋国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 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有明确的技术改进
项目科室:放射诊断科
专科领域: 公卫影像检验类
马国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博导。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主编 / 译专著 5 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 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7 项,组织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5 项。荣获 2015 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基于QSM评估脑氧摄取分数及脑氧代谢率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受试者的三维T1加权快速梯度回波3D序列,静息态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序列,三维梯度多回波3D‑mGRE序列。CBF从3D‑PCASL中获取, ‑FSPGROEF 从3D和CMRO2图像归一化到 MNI 标准空间,平滑处理用于全脑体素分析,未平滑处理参数图像用于区域分析,能够探 ‑mGRE 中重建获得。CBF 及 OEF 图像刚性对齐到各自 T1 空间,根据 Fick 原理计算 CMRO2;CBF、OEF索 OEF、CBF 和 CMRO2 的全脑改变模式,找到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深灰质区域的 OEF、CBF 和 CMRO2 的差异,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202311014862.5   已获基金资助 无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独占许可、普通许可)▉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基于转录组学和影像组学的生存预测方法及装置
项目负责人:马国林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国际领先或填补世界空白┋国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 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有明确的技术改进
项目科室:放射诊断科
专科领域: 公卫影像检验类
马国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博导。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主编 / 译专著 5 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 23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7 项,组织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5 项。荣获 2015 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录组学和影像组学的生存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肿瘤患者和部分正常被试的 转录表达谱数据,通过差异表达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mRNA 和 lncRNA 作为转录组学特征;从影像数据中分割出各患者的肿瘤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对转录组学特征、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单因素 Cox 回归,然后进一步通过 LASSO Cox 回归筛选与生存显著相关的特征,构建转录组学和影像组学预后标签;整合转录组学标签、影像组学标签和临床数据建立多组学预测模型;与临床因素预测模型进行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有效性方面的对比,评估多组学 预测模型的性能。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202311395325.X   已获基金资助 无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独占许可、普通许可)▉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静息态功能脑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项目负责人:马国林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国际领先或填补世界空白┋国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 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有明确的技术改进
项目科室:放射诊断科
专科领域: 公卫影像检验类
马国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博导。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主编 / 译专著 5 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 23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7 项,组织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5 项。荣获 2015 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静息态功能脑网络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基于图论方法揭示静息态功能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探究 HPRL 是否 会导致拓扑异常;同时采用模块化分析方法,探索 HPRL 在 6 个功能网络模块的模块内和模块间 FC 变化。方法包括:(1)对受试者进行 MRI 扫描,获得高分辨 T1 加权结构像、rs‑fMRI 图像;(2)在 MATLAB 2013b 平台的 GRETNA 2.0.0工具箱中进行 rs 水平上进行全脑 FC 网络的模块化分析。 ‑fMRI 数据的预处理;(3)应用 GRETNA 工具箱构建全脑 FC,进行图论分析;(4)在分离的模块水平上进行全脑 FC 网络的模块化分析。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202310919584.1   已获基金资助 无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独占许可、普通许可)▉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局部脑血流图与转录、细胞特征关联的方法及装置
项目负责人:马国林
产出类别:医疗技术类
创新类型:国际领先或填补世界空白┋国内先进或填补国内空白┋ 预期可领先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有明确的技术改进
项目科室:放射诊断科
专科领域: 公共影像检验科
马国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及首都医科大学博导。发表 SCI 论文 80 余篇,主编 / 译专著 5 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 23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7 项,组织和参与制定团体标准 5 项。荣获 2015 年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项目简介 一种局部脑血流图与转录、细胞特征关联的方法及装置,建立耳鸣相关的局部脑血流变化与解剖学模式基因表达之间 的关系,获得与耳鸣相关的基因,获得与耳鸣相关的基因与蛋白磷酸化通路相关联,将异常局部脑血流相关的基因与细胞类型联系起来,确定 GABA 在与耳鸣相关的转录变化的关系中起到最重要的贡献。方法包括:提取耳鸣患者和正 常对照不同 ROI 的血流值,将年龄、性别和年龄 × 性别作为协变量,通过拟合线性模型以估计耳鸣患者和正常被试的差异,得到统计量 t 值和 p 值;对区域微阵列表达数据处理;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进行富集分析和蛋白质网络分析;进行脑细胞类型富集分析。   专利信息 专利申请号:202410205244.7   已获基金资助 无   合作方式 ▉专利许可(独占许可、普通许可)▉专利转让 ▉作价入股 ▉合作开发 ▉委托开发  
1 3 45 6 7